QuarkMing202

QuarkMing202

区块链科普,加密投研,零撸。微信:BQ221859,微博:QuarkMing202,推特:QuarkMing202
cover
cover

五个维度判断一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上一期我们讲了:Token 分布决定了权力是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到现在,我们已经讲完了判断一条链是否去中心化的五个关键维度: 节点门槛:你能不能自由加入,运行节点,成为网络一部分? 共识机制:是谁来出块?是开放竞争,还是背后安排好的? 代码是否开源:别人能不能看到你在干什么…
cover
cover

从Token分布判断一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上一期我们说了:治理机制,决定了规则能不能改、谁说了算。但同时呢,能不能参与治理,很多时候取决于你有没有票,而这张 “票”—— 本质上就是你的 Token。 所以判断一条链是不是去中心化的第五个关键维度,就是:Token 分布。Token 就是这条链的 “权力凭证…
cover
cover

从治理机制判断一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上一期我们说了,在区块链世界里,代码就是法律,那你可能会问 —— 那这些规则,能不能改?又是谁说了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四个维度:治理机制。 判断一条链是不是去中心化,除了 “谁能加入”“谁来记账”“代码是否透明”,还要看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 这条链的规则…
cover
cover

从代码开源判断一条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上一期我们说了:共识机制决定谁来记账、怎么记账。那你有没有想过 —— 这些规则,是谁写的?谁能改? 别忘了,所有规则最终都落实在一段段代码里。所以判断一条链有没有去中心化,还有一个关键点:看代码开没开源。 简单讲,代码就是规则本身。你运行节点,用的是这套代码;你出块、验证交易…
cover
cover
cover

加入华路未来Web3社区

主理人介绍 冼水明Ming202:Web3 布道者,200+ 篇 Web3 原创科普文章,深度参与公链、Web3 钱包、Web3 浏览器、可信硬件、DeFi 聚合器等多个 Web3 领域,致力于推动 Web3 知识普及与实践。现担任“华路未来 Web3 社区”顾问,全程陪伴并支持每位会员的学习与成长。
cover
cover

从共识机制判断一条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上一期我们讲了:判断一条链是不是去中心化,第一步要看节点门槛,你能不能自由加入、能不能运行节点。但能加入并不代表你能记账。决定“谁来记账、怎么记”的,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
cover
cover

从节点加入门槛判断一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

如何判断一条区块链是不是去中心化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它有没有任何一个单点,可以随意更改规则或者控制网络。 那具体该怎么判断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着手。
cover
cover

RWA 和你有什么关系?

最近几个月,Web3圈子里“RWA”成了热搜词。 协鑫能科发布了光伏资产的跨境RWA; 巡鹰换电完成了全球首单换电资产RWA; 绿地集团高调宣布进军不动产RWA……
cover
cover

稳定币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段时间,大家是不是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稳定币”的新闻?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政策支持、市场热潮;但另一方面,各种打着“稳定币理财”“USDT高息”的骗局也越来越多——比如刚刚爆雷的【鑫慷嘉】案,号称投资USDT、稳赚高收益,最后骗走了200万人上百亿资金;还有冒充【京东】搞“京东币”投资的假平台,连京东官方都出来紧急辟谣。
cover
cover

美国为什么不发行数字美元?

上一期我们说了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区别,也提到——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经有11个国家和1个货币联盟正式发行了CBDC, 还有134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进。
cover
cover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有什么不同?

我看有朋友在问稳定币和央行的数字货币的区别,那我来试着回答一下,争取让大家一次就搞清楚。
cover
cover

稳定币的革命:一场对传统支付系统的颠覆

本篇文章带你回顾支付系统的发展历史,深入剖析稳定币的底层逻辑,揭示它如何绕过银行、清算所和卡组织,构建一个去中介、实时到账、低成本、全球通用的“新型支付网络”。从技术原理到真实场景,从行业冲击到机会窗口,这是一次对传统支付模型的系统性颠覆,更是一场不可逆的价值迁移革命。
cover
cover

三大加密法案之——清晰法案

为什么我觉得相比稳定币法案,清晰法案更重要? 因为稳定币,它只是 Web3 世界的一环。它主要解决的是“支付”和“锚定法币”的问题。而在Web3的全貌中,还有很多关键角色,比如DeFi协议、交易所、项目方、开发者等等,而这些关键角色在没有监管框架之前,其实也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这次的《清晰法案》之后,这些核心参与者们似乎有了方向。
cover
cover

三大加密法案之——天才法案

如果你有关注Web3、关注加密,那你一定听说了美国在7月17日,一口气通过了三个加密法案。 《稳定币创新与监管法案》:解决稳定币的合规问题; 《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重塑整个加密市场结构; 《反数字美元监控法案》:限制美联储直接发行 CBDC。
cover
cover

美国稳定币立法,阴谋?阳谋?还是能力?

GENIUS 法案不是阴谋,不仅是阳谋,而是一场制度反应 + 金融重构 + 美元自救的合成策略。 它确实有延续美元主导力的意图; 但更关键的是,它在不可逆的技术浪潮中,试图建立秩序,并牢牢掌握这个秩序。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cover
cover

亲手打开链上金融的大门:一文带你实操体验 DeFi

如果你听说过 DeFi,但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体验,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我们不只讲原理,更带你实操几个关键产品,从交易、借贷到质押,一步步上手链上金融。
cover
cover

DAO项目数据怎么看?

DAO 项目数据怎么看? 治理活不活? 看提案、投票数量、执行率,是否“真自治”。 权力集不集中? 看投票权分布、大户占比、参与率,防止“寡头治理”。 金库使用情况? 看资产分布、使用方向和治理记录,衡量“经济生命力”。 共建有没有? 看开发者、提案者、内容创作者是否来自社区,而不是运维组。 DAO 是 Web3 最接近“社会实验”的形态,想看懂它,必须盯住治理数据、财务流动和人群活跃。这才是 DAO 的链上画像,不是“有币就叫 DAO”。
cover
cover

Depin项目数据怎么看?

DePIN不是讲故事,而是要“落地”。得真的有人搭节点、真的有设备联网、真的有服务输出。所以看 DePIN 项目,不只是看愿景和技术,而是要看链上有多少设备节点、分布在哪、有没有奖励机制、有没有真实使用。接下来咱们就来看一下 DePIN 项目的真实运转数据。
Ownership of this blog data is guaranteed by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to the creator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