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kMing202

QuarkMing202

区块链科普,加密投研,零撸。微信:BQ221859,微博:QuarkMing202,推特:QuarkMing202

最沒價值的Meme幣成了明星,Web3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

本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在技術、政策、市場環境持續向好的背景下,Web3 依然缺乏突破性應用。文章分析了監管不明確,尤其是 SEC 通過 Howey 測試對加密資產分類所帶來的行業桎梏,同時解釋了為何 Meme 代幣反而在這種環境下成為明星資產。最後,文章展望了隨著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可能出現的政策轉機,以及未來 Web3 鏈上價值分配的新趨勢,為讀者提供了對下一個周期機會的前瞻判斷。

d4c039cd-be9d-4855-86b0-8dfbb70c16c7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去一年,除了比特幣和 Meme 代幣有不錯的表現外,Web3 其他賽道的項目表現平平。按理說,從技術角度來看,Web3 的基礎設施已經越來越成熟,二層鏈、新公鏈的崛起足以支撐更大規模的應用;從政策角度看,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的批准已經表明機構和政府對 Web3 行業的態度開始轉變;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期待從 Web2 轉向 Web3。但即便如此,為什麼我們依然沒有看到具有突破性的應用出現呢?

政策不明確是最大瓶頸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政策的不明確。長期以來,監管滯後、標準模糊使得加密行業發展陷入困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SEC 沒有通過明確的立法為行業提供清晰的規則,而是用訴訟代替監管,拿著 1946 年誕生的 Howey 測試法案,對加密資產進行分類管理。誰被盯上就被歸為 “證券”,然後開出巨額罰單。按照 Howey 測試法,很多 Web3 項目只要涉及業務和實際應用,就可能被定義為證券。

什麼是 Howey 測試?

Howey 測試是 SEC 判斷某項資產是否為證券的核心依據,需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資金投資:投資者向某個項目或實體投入資金;

共同企業:資金被匯集起來,由一個共同的企業或目標管理;

利潤預期:投資者期待從投資中獲取利潤;

由他人努力推動:利潤主要依賴於項目發起人的管理或運營。

比如 SEC 對 Ripple 的起訴中認為,XRP 是一種證券,因為投資者期望通過 Ripple 的運營獲利,而這種利潤的實現依賴 Ripple 團隊的努力。

為什麼加密項目不願意被定義為證券?

在 Web3 世界,大多數項目都不願被歸為證券,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合規成本高:被認定為證券後,項目方需要遵守嚴格的註冊、披露和持續報告義務,這對初創項目來說負擔太重。

限制流動性:證券只能在受監管的證券交易所交易,這會嚴重影響代幣的流動性和市場需求。

衝突去中心化理念:加密貨幣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治理,而證券身份要求由單一實體承擔法律責任,與 Web3 的社區驅動模式背道而馳。

提高用戶參與門檻:證券法對投資者資格有嚴格限制,普通用戶可能無法參與,降低了項目的社區參與度。

潛在法律風險:如果項目被定義為證券而未合規,可能面臨訴訟、罰款甚至關閉的風險。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許多項目不惜代價強調 “去中心化”,甚至刻意避免讓代幣有任何實用功能,最終導致了 “項目和代幣兩張皮” 的現象。

為什麼最沒有價值的 Meme 成為了明星?

Web3 項目小心翼翼規避監管,導致許多有實際價值的項目無法落地,投資者也難以從項目中獲得收益。而 Meme 代幣這種幾乎完全基於情緒和社區驅動的資產,反而因為其去中心化和不依賴實際應用的特性規避了證券定義,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這種 “最沒有價值的代幣” 卻成為明星的現象,凸顯了現行監管體系與 Web3 創新之間的矛盾。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機

這樣的局面或許隨著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會有所改變。從他家族參與 Meme 代幣的發行,到其對創新產業的支持態度,都釋放了對加密行業友好的信號。新的監管政策可能更加清晰、明確,並推動加密市場進入一個全新的 “股息時代”。

未來,鏈上應用的價值共享範圍有望顯著擴大,越來越多的項目通過收入分享或國庫基金模式與代幣持有者分配收益。尤其在 DeFi 領域,協議可能直接將收入分配給用戶,AI 和加密的結合也將探索代幣銷毀和價值積累的模式。

寫在最後

當前,Web3 的發展受到政策不明確和監管滯後的嚴重掣肘,但技術、市場和用戶需求的增長卻從未停止。我們相信,隨著監管逐步明朗化,Web3 將迎來一次全新的爆發。在這個過程中,“去中心化” 和 “價值分配” 可能是最值得關注的關鍵詞,而這也可能為投資者帶來全新的機會。

歡迎加入社區
歡迎進社區微信:BQ221858
​歡迎關注微博:@QuarkMing202
歡迎關注推特:@xian202766693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