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kMing202

QuarkMing202

区块链科普,加密投研,零撸。微信:BQ221859,微博:QuarkMing202,推特:QuarkMing202

在Web3中,我做錯了什麼?

Web3 充滿機遇與陷阱,作者回顧了 2017 年以來在 Web3 領域的錯誤與教訓,包括盲目崇拜、FOMO 心態、誤判行業階段和安全疏忽等。通過分享個人和公司踩過的坑,提醒從業者和投資者保持理性、提升能力、注重安全,避免重蹈覆轍。

f3adc73c-5ffa-4448-b616-85e772dcd5d4
引言

在 Web3 中,我做錯了哪些?
說一下這些年在 Web3 中踩過的坑、犯過的錯誤,給大家一些借鑒。關於成功,大家聽到的太多了,畢竟這個圈子多的就是神話。

早期:錯失機會的 “學者” 心態

17 年第一次聽到比特幣,區塊鏈,跟大家一樣,對於新事物首先是否定的,認為這就是騙局。這個沒關係的啊,這是我們固有的思維習慣,當然也是一種保護機制,這個不算錯誤。

18、19 年,機緣巧合和合夥人參與了區塊鏈項目,當時項目發展得很不錯,每天的機會也很多,但是,我當時在做什麼呢?我在研究,當時被區塊鏈的理念深深吸引了,想知道關於區塊鏈的一切,它這個去中心化是怎麼實現的?以太坊的誕生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智能合約這個天才想法是怎麼想出來的?於是,看了很多白皮書、看了很多的書籍、總之就是除了沒有買幣,其他的都學了,都看了。最終的結果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身邊的同事盆滿鉢滿。

2020-2021 年:膨脹與激進的投資失誤

20、21 年犯的錯誤是有錢後大家都會犯的錯誤,就是把運氣當成了實力,現在要憑實力再虧出去。因為公司是公鏈項目,比拼的是生態,你得有應用在你的鏈上跑,你才有價值。所以就投了非常多的項目,只要你有白皮書,答應在我的鏈上運行,我就投你,DeFi、NFT、Gamefi,包括元宇宙都投了,最終的結果就是有的項目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有的項目開始了一半,遇到 21 年的 94 通知,全面停止了。

除了投的外部項目,還有我們自己孵化的項目,把區塊鏈的理念運用到現實商業,也就是分佈式商業,說實話,就算不用加密技術,沒有 token,只結合 Web3 的理念,項目也能發展得不錯。

這兩年雖然犯了不少錯誤,但確實是真金白銀花出去了,沒有個人的享受,也沒有賺了就跑,像大多數同行那樣。

個人錯誤:認知與操作的失誤

前面講的更多是公司行為,對大家的借鑒意義不大,後面這些完全是我個人的錯誤,我覺得適用於絕大多數參與者。

1. 盲目崇拜

第一個就是盲目崇拜,因為自身能力不夠,導致無條件相信了某個人給的建議,導致損失慘重。這個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現在回頭看,這種方式注定是要失敗的。自身能力不夠就沒辦法判斷這個人是否是靠譜的,就算人是靠譜的,人家只是給你推薦了標的,至於什麼時候賣掉,能不能把握住時機,還是要你自己決定的。結論就是不要盲目相信一個人,要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

2. 害怕錯過機會

第二個,害怕錯過機會,20 年 defisummer 之後,Web3 生態開始繁榮起來,Dex、NFT、gamefi、完全就沒搞懂是什麼,就直接投了,就擔心錯過機會,結果大部分就打水漂了。還有一次和朋友在外面,夜裡三四點看到一個自己持有的標的跌了,想盡辦法買入,就像晚一步就買不到了一樣,最終就是近乎歸 0。結論就是永遠不要害怕錯過機會,尤其是在 Web3,寧願錯過,不要做錯。

3. 誤判行業階段

第三、錯誤判斷了行業的發展階段,導致比例控制失調,投了大量的山寨項目,尤其是在公鏈賽道、DeFi 賽道。我心裡的真實想法是,如果每個人都只是拿著大餅,那整個行業怎麼發展起來?沒有真實的應用,遲早這個行業是要完蛋的呀。這就是殘酷的事實,在一個行業的早期階段,99% 的項目就是炮灰。

4. 安全意識不足

第四、安全意識不足,這個我在往期視頻裡講過,助記詞遺失,犯過。釣魚鏈接,點過,電腦還被黑客入侵過。這些錯誤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純粹是缺乏安全意識,太粗心導致的。

5. 其他認知誤區

當然還有其他的,過高估計了某項技術帶來的進步,比如使用 Zkrollup 的 starknet and Zksync。在看項目的時候過度依賴單一指標,比如 DeFi 協議的 TVL、比如投資陣容裡有沒有知名 VC 等,還有就是沒有專一賽道,妄想全面開花,導致研究深度不夠。

結語

犯的錯誤遠不止這些啊,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理想主義在投機盛行的賽道裡一敗塗地,哈哈,但是永不放棄,希望以上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