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不該只是一場頭像熱潮,它真正要做的,是把「所有權」搬上鏈,構建出屬於數字世界的產權秩序。想要活下來,必須把價值搞清、場景搞真、機制搞穩。最關鍵的還是:有真內容、真價值、真交易,只有這樣,NFT 才能真正從「炒圖工具」變成「確權工具」,讓數字內容在鏈上擁有身份、價值和生命力。
說完 SocialFi,我們來看 NFT 項目。
NFT 是幹什麼的?
NFT,全稱 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簡單說,就是「鏈上的收藏品」,可以是一張圖、一段音樂、一段視頻,甚至是一段代碼,標誌著「獨一無二、不可複製」。它是 Web3 裡最早出圈的概念,人人都知道「頭像可以賣幾百萬」,很多人就是靠它第一次聽說區塊鏈。
NFT 想重構「所有權」的定義,讓數字作品像實物一樣被確權、被交易。但從熱潮到低谷,NFT 賽道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1、炒作太多,應用太少:
2021 年 NFT 爆火,頂流頭像一張就幾十萬美金。但熱度過去,才發現大部分項目只是換皮炒作,沒有真實的使用場景。2024 年數據顯示,超過 80% 的 NFT 項目一年內歸零,根本撐不過熊市。Web3 遊戲沒做起來,音樂 NFT 又缺乏平台,門票 / 會員卡類的基礎設施也沒建好,真正「用得上」的 NFT 遠少於「炒得熱」的 NFT。
2、價值不透明,價格不理性:
很多 NFT 沒有明確的定價邏輯,全靠「信仰」和「社區共識」。你今天說值 100 個 ETH,明天可能會跌成 0.1 個 ETH。藝術價值、實用價值、金融價值混在一起,沒有統一標準,用戶看不懂,項目方說不清,最後只剩「你拋我接」。
3、圈層封閉,新用戶進不來:
NFT 社區文化濃厚,但圈層感太強。新用戶看不懂什麼是「地板價」什麼是「藍籌」,錢包還沒連上,白名單就已經被搶完了。2024 年 NFT 平台的新用戶佔比不到 10%,流量都在老玩家之間內卷,缺乏破圈路徑。
4、創作者權益薄弱:
NFT 理論上能幫助創作者確權分潤,但現實是平台抽成、盜圖抄襲、二級市場轉售分成不到位,原創作者的利益並沒有被真正保障。很多藝術家甚至反饋,「發 NFT 不如去開 Patreon」。
現在再看這個 NFT 項目,它解決了哪些問題?
你說你不是炒作,那你的 NFT 有什麼實用性?能賦能什麼權益?有沒有真實場景支撐它的價值?
你說你價值清晰,那你的定價邏輯是靠什麼?有沒有算法支持?有沒有稀缺性、共識基礎?
你說你支持創作者,那你怎麼確權?怎麼分潤?怎麼保護原創?有沒有鏈上追蹤和自動分帳?
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這三點:
1、你比傳統版權 / 收藏體系更透明、更公平、更便於流通了嗎?你比現有 NFT 項目更能落地應用嗎?
2、你有沒有技術或機制創新?比如跨鏈流轉、比如 NFT 與 DeFi/DAO 的聯動?
3、有沒有真實作品在發行?有沒有真實用戶在買?有沒有真實創作者在參與?而不是只是「炒地板、搶白名單、接盤俠輪流轉」。
NFT 不該只是一場頭像熱潮,它真正要做的,是把「所有權」搬上鏈,構建出屬於數字世界的產權秩序。想要活下來,必須把價值搞清、場景搞真、機制搞穩。最關鍵的還是:有真內容、真價值、真交易,只有這樣,NFT 才能真正從「炒圖工具」變成「確權工具」,讓數字內容在鏈上擁有身份、價值和生命力。
歡迎加入社區
歡迎進社區微信:BQ221858
歡迎關注微博:@QuarkMing202
歡迎關注推特:@xian20276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