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kMing202

QuarkMing202

区块链科普,加密投研,零撸。微信:BQ221859,微博:QuarkMing202,推特:QuarkMing202

DA AGE裸眼3D廣告屏RWA:創新還是偽裝?

本文深入剖析了香港元圓緣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DA AGE 裸眼 3D 廣告屏 RWA 項目,探討其是否為真正的真實資產上鏈(RWA)項目。文章分析其收益模式(廣告費、ATT 代幣等)及代理商機制的吸引力,同時通過五個 RWA 標準(真實資產、代幣化、法律托管、市場流通性、智能合約)評估其不足:缺乏第三方審計、NFT 流動性弱、無智能合約保障等。

0c37fc8f-7b9d-4c84-80a2-9fa0a69f0443

  1. 項目背景與模式

DA AGE 是由香港元圓緣科技有限公司(Yuanyuan Technology)於 2023 年 6 月推出的裸眼 3D 廣告屏 RWA 項目。該項目將一塊裸眼 3D 大屏分割為 3000 個小屏,每塊對應一個 NFT,售價 260 美元(約 1900 人民幣)。以人民幣匯率 7.3 計算,一塊大屏總價為:

[3000 \times 260 \times 7.3 = 5,694,000 , \text {人民幣(約 570 萬)} ]

項目每期發行 3 塊大屏,目前已發行 9 期(共 27 塊),總融資約 1.5 億元人民幣。然而,僅 15 塊屏幕建成,投入運營的僅有 4 塊。

這種模式引發熱議:它是創新的 RWA 項目,還是借 RWA 之名 “割韭菜”?本文在朗新科技、馬陸葡萄等 RWA 項目熱潮背景下,結合 DA AGE 負責人提供的資料,客觀分析其模式與爭議。

  1. 用戶收益與吸引力

用戶為何願意花費 260 美元鑄造 NFT?DA AGE 提供以下五種收益來源:

廣告費分成:每塊小屏每月可獲 100-200 元廣告費(均價 150 元)。一塊大屏(3000 小屏)月廣告收入需達 45 萬元(3000 × 150)。

廣告時間代幣(ATT):每月分配 12.6 積分,乘以係數 5,兌換 63 個 ATT(約 300 元)。

專利費:稱涉及專利,印尼市場需向香港總部支付費用(未具體披露)。

數據費:需規模化後實現,目前近零。

平台費:同上,目前無顯著收入。

以 4 塊運營屏幕的收益估算,每塊 NFT 每月約 72 美元(約 500 元),年收益 6000 元,8 年總收益約 4.8 萬元。投資 1900 元,8 年回報 4.8 萬,收益率看似誘人。

此外,DA AGE 採用代理商模式:鑄造 50 個 NFT 可成為代理商,享受推薦收益等激勵,進一步推動用戶參與。兩個月從第 3 期擴展到第 9 期,反映其發展速度。

  1. 是否為真正的 RWA 項目?

RWA(Real World Asset)指將現實資產上鏈代幣化,通過區塊鏈實現流通與管理。以下通過五個標準評估 DA AGE 是否為真正的 RWA 項目:

3.1 關聯真實資產(Asset-Backed)

符合情況:NFT 對應裸眼 3D 廣告屏的收益權,屏幕產生廣告收入並分配給 NFT 持有人,關聯真實資產。

問題:

NFT 僅代表收益權,而非屏幕所有權。8 年後,屏幕與用戶無關。

不同於傳統 RWA(現有資產上鏈代幣化),DA AGE 是先融資、後建設、再代幣化,商業模式雖可行,但在 RWA 框架下存在爭議。

3.2 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

部分符合:一塊屏幕生成 3000 個 NFT,NFT 作為代幣形式實現資產數字化。

問題:NFT 的分佈式持有和小額投資難以實現。3000 個 NFT 的規模限制了廣泛參與,且 NFT 市場整體交易活躍度低,難以體現代幣化的優勢。

3.3 法律與托管機制(Legal & Custody)

嚴重不足:

缺乏第三方審計和托管保障。項目未披露大屏建設成本(宣稱 400 萬,單平米 3-4 萬)、1.5 億元融資去向及每月廣告收入的審計機構。

相比之下,馬陸葡萄 RWA 引入浦江數鏈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確保合規性與透明度。DA AGE 的缺失使其可信度存疑。

參考: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通過 “股易鏈” 平台為馬陸葡萄提供托管,符合《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3.4 市場流通性(Market Liquidity)

不足:

NFT 具備一定鏈上交易能力,但 NFT 市場整體流動性較弱,交易活躍度不足,難以實現廣泛的市場流通。

項目未披露 NFT 在公開市場(如 OpenSea)的交易情況,流通廣度有限。

3.5 智能合約執行(Smart Contracts)

嚴重不足:

收益分配(如每月 150 元廣告費、12.6 積分、係數 5)全靠人為規則,無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

人為規則易變動(例如係數從 5 降至 1),缺乏透明性和可信度,違背 RWA 的智能合約核心優勢。

  1. 爭議與風險分析

DA AGE 的模式結合了 RWA 和 NFT 的概念,具備創新性,但也引發以下爭議與風險:

合規風險:

香港對加密資產和 NFT 的監管趨嚴,項目未披露是否符合香港證監會(SFC)或金管局(HKMA)的合規要求。

融資 1.5 億元、僅 4 塊屏幕運營,資金去向不明,可能面臨監管審查。

透明性不足:

無第三方審計報告,廣告收入、建設成本、專利費等關鍵數據未公開。

收益承諾(8 年 4.8 萬)依賴運營穩定性,但僅 4 塊屏幕運營,規模化能力存疑。

“偽 RWA” 質疑:

DA AGE 更像基於 NFT 的收益權融資,而非標準 RWA。傳統 RWA(如朗新科技充電樁)通過代幣化實現資產流通和智能合約管理,而 DA AGE 缺乏這些核心特性。

代理商模式風險:

類似多級分銷的激勵機制可能引發 “拉人頭” 爭議,增加法律和道德風險。

X 平台動態:DA AGE 在 X 上活躍,發布 RWA 入池 / 取出通道及 TP(可能是收益積分)領取通知,涉及香港和印尼的屏幕(如蘭桂坊、K11 Musea)。然而,這些動態未提及審計或合規細節,僅強調收益分配,未能消除透明性疑慮。

  1. 結論與投資建議

總結:DA AGE 裸眼 3D 廣告屏項目雖以 RWA 為名,實際更接近 NFT 收益權融資模型。其創新嘗試(如廣告屏收益數字化)具有一定價值,但因缺乏第三方審計、NFT 流動性弱、無智能合約保障,與標準 RWA(如朗新科技)存在顯著差距。項目模式吸引力強,但合規性、透明性和長期穩定性風險較高。

投資建議:

普通投資者:在透明度和合規性完善前,謹慎參與。建議關注項目是否引入第三方審計、優化 NFT 流通性或採用智能合約。

行業觀察者:DA AGE 為 RWA 與 NFT 結合提供了啟示,但現階段需警惕 “偽 RWA” 風險。

項目方建議:公開審計報告、引入智能合約自動化收益分配、對接合規托管機構(如香港金管局認可的平台),以提升項目可信度。

致謝:感謝 DA AGE 項目負責人及參與者提供的寶貴信息。本文力求客觀公正,歡迎讀者在評論區討論。

參考資源:

朗新科技充電樁 RWA:外灘大會案例,香港監管沙盒發行資產通證。

馬陸葡萄 RWA:上海數據交易所及股權托管平台案例。

X 平台 DA AGE 動態:https://t.co/dpXs90ek15、https://t.co/UaZD3VJ25n

歡迎加入社區
歡迎進社區微信:BQ221858
​歡迎關注微博:@QuarkMing202
歡迎關注推特:@xian202766693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